不斷寫考題,比反覆閱讀更有效?運用測驗效應提升學習成效的三個策略 (讓你不再害怕考試)

前言

高三的生活就像是一部不斷在作業與考試中不斷循環的電影,先跟你說聲辛苦了!

但你聽說過這麼一說嗎?只要多寫題目練習,考試成績能夠突飛猛進,比反覆閱讀還管用哦!

2008年,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個實驗震驚了全球學霸:多次閱讀文本,學習效果與只讀一次竟然幾乎相同!原來,短時間看完大量內容會讓我們有一種「學霸錯覺」。

這個實驗結果還透露了個大秘密:「測驗自己是複習時最好的方法。」,通過回答問題,可以達到高品質的提取,這就是傳說中的測驗效應(Testing effect)。

測驗效應(Testing effect)指的是,進行自我測驗和回憶已學到的知識,能幫助記憶鞏固並提高學習效果的現象。當我們不斷地回憶和提取某個知識點,大腦就會加強與這個知識點相關的神經迴路,讓這個知識點在未來更容易被取回。

簡單來說,進行測驗可以增強長期記憶

以下是在準備學測時,可以運用測驗效應的3個具體策略:

1. 看完題目後,不要急著看解答:

先思考題目想考我們的知識點,真的毫無頭緒,可以先看解答的第一步,然後試著接續下去,如果還是不行,在看完解題步驟後,要蓋住詳解,自己在挑戰一次,並把這類型題目做記號( 運用之前說過的紅綠燈筆記法 ),過一段時間,再嘗試解題看看,記憶會更深刻。

2. 出錯是學習的最佳機會:

測驗過程中,難免會答錯,但是先不要急著垂頭喪氣,從「我一定知道!」變成「我搞錯了!」,對大腦造成的衝擊,會使記憶更容易固定下來,稱為過度矯正效應。

舉例來說:

請問德國首都在哪?請不要往下看答案,想一下

.

我想很多人會說是慕尼黑,但是答案是柏林。

再舉個高二下空間向量的例子:

方程式 x/2=y/3的圖形是空間中的平面還是直線?

.

很多人會以為是直線的比例式,但是答案是平面方程式(3x-2y=0)

像這樣大腦假設發生錯誤時,為了下次遇到問題要正確作答,大腦會發生變化,啟動獎勵機制,讓大腦能夠做好修正錯誤的”準備”,所以出錯是學習的最佳機會唷!

孟子曾說過:「聞過則喜。」,就是要我們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,有過改之,無則勉之。

所以每道題目都是來幫助我們的小天使呢!

3. 測驗形式是多元的

測驗效應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實現,不一定是紙本考試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非紙本考試形式,它們同樣可以達到測驗效應:

  • 線上測驗:線上測驗的好處就是可以提供即時反饋,幫助我們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。

  • 口頭問答:和同學一問一答,互相考試,這種方式有助於激發思考,並加強對知識的記憶,有時候跟同學討論的過程,可以從他人的觀點中獲得新的理解。

  • 記憶卡片/閃卡:使用記憶卡片是一種有效的自我測驗方法,可以在卡片的一面寫下問題,另一面寫下答案。通過反覆翻閱和回答卡片上的問題,加深對知識的記憶。

  • 自問自答:如果你習慣一個人讀書,那麼透過自我提問和回答的方式,檢查自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也是很棒的方式

總結

在準備學測的過程中,進行測驗可以增強長期記憶,可以運用以下策略更高效學習:

1.測驗時先思考再看解答

2.犯錯是最有學習效果的時候

3.不要拘泥於紙本考卷,測驗形式是多元的

所以下次老師發下練習卷時,先不要急著唉聲嘆氣,想想測驗效應,這些考卷可是像天使一樣可愛呢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